
纵观古今,“大师”所出,千百年难遇,若出,必是承载历史重任的传奇人物。先不论其他,单说中国传统书画界,上溯晋唐,下传明清,工书画者甚多,能称大师者寥寥,而近现代,更是所出无几。虽沉寂多时,然天公却未辜负“不拘一格降人才”之重任,为当代中国书画界降下一位当之无愧的大师级艺术家——沈安良。
竹笔风采 大师匠心
沈安良先生字墨竹、号竹龙,1957年6月生于河南洛阳。现任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书画艺术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协会会员、世界艺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竹笔书法协会主席、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教授、三峡大学客座教授等职。沈先生之书法,启蒙于沈家祠堂的碑文,上面镌刻着祖父工整严谨的欧体字迹。少年时期的沈安良不仅惊其隽美,更慕其功力,他开始沉潜地专注于不辍临池,在毛笔功力达到一定成就之后,他内心天生一种的“不安分”又引导他走出一条独树一帜,成就胜于古辈的,辉煌的艺术之路。
在沈先生的笔墨生涯中,在书法界贡献最大的,最为突出的成就莫过于是对竹笔的创造发明。众所周知,沈安良是中国竹笔书法创始人,1981年,他独辟蹊径,创造发明竹笔及竹笔书法。他能集毛笔竹笔于一身,融诗词曲为一体。特别是竹笔书法在中国书坛独领风骚,被誉为“华夏一绝”。对于竹笔发明的初衷,沈先生这样说:“这件事,是我有意识的创造,我要为改变毛笔书写的传统,发展书写的方式做一种探索,也是做一份贡献。”承古之目的实为研新,凭借这份执着的赤子之心,沈安良试过很多工具,但都差强人意,未得成功,但他似乎愈挫愈勇,从未放弃。一次偶然,沈先生在吃饭时,由于太过专注于竹笔制作的思考,把筷子误插到了墨池里,就在即放到嘴里时,他突然醒悟,发现了已被蘸上墨汁的,黑乎乎的筷头,他先一愣,继而却又凝神看着竹筷上的墨,惊讶地发现,竹虽储墨而不干,蓄水又不至于快流的特点,水与墨交融凝结在了竹子上。当有这发现后,沈安良没有了丝毫吃饭的心思,他迅速拿起墨筷在宣纸上涂写起来,经过实践,他终于发现了一种能创新中国书法写作方式的工具——竹笔。随后,在他的改进中,竹笔的形制开始不断完善,行、草、隶、篆、楷各类书体皆能,小字似核桃,大字至100平米,或小或大,皆入法则。
沈安良毛笔作品1
臻善隽美的竹笔书法表达是超逸的,既要体现驾驭笔墨的高难度,又要充分展示笔画的疾涩枯润、墨分五色、对立统一的丰富变化。观沈先生竹笔书法艺术,笔姿既美,骨气亦重,字画间不仅彰显出筋力和张力,又能见笔锋和笔意,仿若毛颖所致,没有坚实的书法功底实难为之。让观其作品的人都会产生一种美妙感受,沈先生作品可谓“既有大将破阵之声威,又有杨柳摇春的仪态;既有雷霆万钧之气势,又有芙蓉出水的丰姿”。其作品的结构布局苍劲潇洒,气势磅礴,颇得书写之堂奥。在抒情写心时,讲求“计白当黑”,便有呼应得当、互生意趣之自然成韵,又有“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气魄,这是他在深研古法后融入的一种积极上进的创新精神而产生的审美意趣!他的作品古不乖时,今不同弊,既吸纳着古人之意蕴,又富含着时人之情趣,体现出古韵新意的独特自我。源源不竭的创新动力来自于他的勤勉和不弃,在他厚积薄发,旁征博引以及文化积淀里!从功法上讲,竹笔较之软笔书法,也同样需要对字体之浓淡虚实、粗细长短、疏密开合、疾涩湿枯、方圆滞畅等处做出运笔的考虑和布局,且竹笔作为新具,更需要另一种力道和心法。沈安良总说:“熟能生巧是勤奋,发明创造是天赋。”看来如是。
1992年11月14日,沈安良应中央电视台第52期“综艺大观”之邀,现场展示竹笔书法,引起极大轰动。1992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程思远为其题词:“天下第一竹笔”。1993年其发明的竹笔获国家专利,竹笔及竹笔书法作品载入世界吉尼斯纪录。1994年3月在中国美术馆隆重举办“沈安良竹笔书法展”,震惊全国书坛。2013年10月“沈安良书法艺术馆”在家乡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宜东新区开馆,共设6个展厅,布展作品200余幅。
诗意人生 功待千秋
沈安良不仅是一位书法艺术大师,他在诗词曲领域亦有很深造诣。常曰“诗言志”,承载的是一个人的胸怀、抱负或理想,是传达思绪的文人雅好。从沈安良的诗词作品中,观者亦窥其胸襟和理想!
《我的标志》
功在新路辟,名成创竹笔。
诗词心中生,竹毛相合璧。
当代书法界,如虎又添翼。
传承与创新,永远是主题。
中华正复兴,一切凭实力。
国家和民族,发展硬道理。
《如此年轻》水调歌头
因为有追求,所以我年轻。
一生忙忙碌碌,脚步永不停。
目标就在远方,日升走到日落,努力向前进。
欲觉众山小,唯有凌绝顶。
不思己,不虑利,不计名。
中华优秀文化,镌刻贵传承。
书法艺术载体,最佳选择方式,碑林是一景。
天长终可待,地久自然成。
《碑林》水仙子
笔墨挥洒六千碑,历经八载如喝醉,豪气凌云志高飞。
竹笔毛笔通汇,一人双肩道义贵。
碑林梦中所为,建成更需人推,美景天绘。
三首作品分别为诗、词、曲。均为沈安良先生之原创。从五言诗《我的标志》里,观者可看到沈安良诗、书双绝,又富有创造力的雄心抱负;词,水调歌头《如此年轻》的词作品中,是一个有着拳拳赤子心,永远充满激情活力的,不懈追求理想的艺术家;曲,水仙子《碑林》又彰显着这位德高望重艺术家为社会,为教育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尤其是《碑林》中的内容,是沈安良一生最大的愿望和追求。他要在家乡建造一座“天下第一竹笔沈安良碑林”这是一座集旅游,观光,艺术交流为一体的大型园林。除当代书法家部分精品外,其余将近七千块作品均为沈安良作品。碑林作品创作从2008年开始至2016年3月止,历经八年先后创作了毛笔作品3200余幅,竹笔作品3200余幅,共计6500余幅。所录内容有《唐诗》《宋词》《元曲》《名联》《精句》《毛泽东诗词》更有宏篇巨作如《论语》《道德经》《诗经》《三字经》《孙子兵法》《鬼谷子》等,沈先生一人一手持竹笔又挥毛笔,两笔通汇,竹笔既有竹笔的特点又有毛笔的效果,毛笔既有毛笔的特征又有竹笔的风格,两笔融会贯通,作品天然妙趣,雄秀惊人,可谓文化大观艺术博览之园地,该碑林建成后,将成为中华大地上一座宏大的观光旅游文化工程。
沈安良竹笔作品2
呕心沥血的创作和辉煌艺术成就让大师沈安良声名远播。一直以来,诸多媒体对他的报道蜂拥而来,他的名字亦被收录进各种典籍永飨后人。沈安良传略已收录《中国书坛一代宗师》《当代翰墨巨匠》《中国传承艺术大师》《中国艺术百年》《百年美院·壮志丹青》等上百部辞典书籍。《沈安良竹笔书法精选》《沈安良竹笔毛笔书法集》《沈安良诗词联句集》《沈安良诗词集(二)》出版发行,电视专题片《竹笔写世界》《中国竹笔书法第一人——沈安良》《竹笔风流行天下》《对话中国艺术大师沈安良》《沈安良的翰墨人生》《笔墨铸梦建碑林》等先后在中央电视台、香港卫视、河南电视台等媒体宣传报导。他的毛笔竹笔书法作品曾被20多个国家和地区收藏,应邀出访亚欧诸国进行艺术交流,在法国巴黎、奥地利维也纳成功举办沈安良书法展。
沈安良是一个有文人情怀的艺术家,他总说:“为出名,为挣钱而去当书法家的都成功不了,要想做好中国传统文化,必须要有定力,不能受到名利的干扰,要挣钱,干脆去做生意算了。”所以,不论成就有多大,名声有多响,沈安良总能葆有一种平易近人,真诚随和的性情。他是一个有着良好生活习惯的人,严格守时,作息规律,虽非军人,却有着军人的严谨和律己,不得不说,这也是他之所以能成功的法则之一。
有着源源不绝的创造力,既好古更求新,竹笔书法独领风骚,毛笔书法炉火纯青,双笔合璧,文学修养深厚,诗、词、曲三绝,“碑林”事业功载千秋!这就是沈安良,一个不走平常路的,拥有卓著功勋的艺术大师!
——记者:杨丹菲
于雪义,字雪竹,号烟云散人,著名书画家,现居北京。1967年出生于嘉祥县,现系国际书画艺术院理事,敦煌中国书画艺术创作委员会理事,中国书画院院士。中国民族...
2024-02-03 来源:未知 浏览:220 次
2023年12月1日下午3时,由北京陈半丁艺术研究会主办,李可染画院、北京澄怀美术馆、中国新彩墨艺术研究院共同协办,北京圣东方美术馆、宝和典藏(北京)承办的精品...
2023-12-21 来源:未知 浏览:160 次
段京良,1955年3月5日生于北京,高级书法篆刻师,西城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金石篆刻代表性传承人,萃文阁书法篆刻第四代传人。自幼喜欢书法篆刻,凡所喜欢的古代...
2022-11-22 来源:未知 浏览:137 次
10月21日,国务院参事室原司长,中华书画家杂志原主编,北京陈半丁艺术研究会会长刘松林到我市调研张伯驹文化研究工作。项城张伯驹文化研究会主席高必民同志陪同...
2022-10-24 来源:未知 浏览:53 次
王宽鹏(1939-2022),江苏淮阴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市书法家协会理事,列淮安名人,被海上书坛誉为千手观音左书圣手,出版多本书法理论专著和作品集,先后...
2022-10-24 来源:宽鹏书法艺术传播源 浏览:143 次
9月28日,由北京市文联主办,市文联组联部、北京陈半丁艺术研究会承办的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主题文化惠民活动走进房山区黄土坡村。 本次活动是2022年北京市文联社...
2022-09-29 来源:未知 浏览:92 次
著名画家洪泽玉老师莅临陈半丁研究会为迎接二十大创作书画作品,现场创作大师气场不同凡响. 洪泽玉先生,师从山水大师王文芳,后拜中国书画大师郭子绪先生为入室弟...
2022-09-02 来源:未知 浏览:115 次
华夏之府古都京城,历史悠长文化深厚!历来都是将相名人封居之地而受世人瞩目。首都中心西南贵场,韶光养晦紫气腾升,更是名人聚集之处,也愈发昭显文彩焕然丹心...
2022-04-28 来源:王继民 浏览:62 次
在刚刚结束的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工作者再次作出重要讲话,强调立德树人的人,必先立己,铸魂培根的人,必先铸己。为此,...
2021-12-25 来源:未知 浏览:124 次
2021年6月22日,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日即将来临之际,由北京市文联指导,市文联所属的陈半丁艺术研究会、城市山水画研究会、当代中国书画研究会、九洲书画...
2021-06-23 来源:未知 浏览:141 次
王宽鹏师生书法展在上海朵云轩成功举办 安散人 宽鹏书法艺术传播源 今天 2021年6月5日至7日,由中央书画艺术研究院和上海市书法家协会联合主办的王宽鹏师生书法展,...
2021-06-08 来源:未知 浏览:185 次
王宽鹏师生书法展隆重开幕 宽鹏书法艺术传播源 今天 2021年6月5日上午,由中央书画艺术研究院和上海市书法家协会联合主办的王宽鹏师生书法展,在上海市南京东路42...
2021-06-06 来源:未知 浏览:179 次
简介 洪泽玉,男,笔名植墨、水共,号野溪草堂,1955年生,辽宁省 法库县 人 中国画院签约画家,中国名家书画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华夏画院副院长中国 公益事业 形象大...
2021-05-26 来源:未知 浏览:121 次
北京陈半丁艺术研究会各位同仁,我会美术馆设在朝阳区华威路6号天雅古玩城十层,整体面积2500平米,展线长度300米,并有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和供30多人开会的会议室...
2021-05-10 来源:未知 浏览:71 次
法院判决四川大学林木赔礼道歉并赔偿金额7万元 2019年7月6日,四川大学人员林木,在自己注册管理的微信公众号林木游艺上,发布了所谓的关于退出北京陈半丁艺术研究...
2021-05-10 来源:未知 浏览:188 次
前 言 年近九秩的老艺术家李夜冰先生,是我最尊敬的前辈,他对我们总是那样的诚恳,那样的和蔼可亲,他对艺术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和极其认真的态度,是我们所达不...
2021-05-10 来源:未知 浏览:95 次
关爱老兵牙齿健康书画展览公益活动 12 月 27 日,由北京陈半丁艺术研究会参与主办的关爱老兵牙齿健康书画展览公益活动,在北京天雅艺术馆一切准备就绪。按照北京市...
2021-05-10 来源:未知 浏览:101 次
刘松林,1949年生,北京市通州人。曾先后在军委空军司令部、司法部办公厅、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宣传部、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工作。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曾...
2021-05-10 来源:未知 浏览:53 次
刘松林,1949年生,北京市通州人。曾先后在军委空军司令部、司法部办公厅、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宣传部、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工作。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曾...
2021-03-11 来源:未知 浏览:148 次
2020年9月14日,北京陈半丁艺术研究会党支部,组织本会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一行20余人,来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参观学习,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支部书记、会长刘松...
2020-09-16 来源:未知 浏览:157 次
北京商报讯(记者 胡晓钰)为进一步做好北京市文联社会组织文化惠民助民公益活动的落地实践,9月1日,由密云区总工会、北京陈半丁艺术研究会共同主办的庆祝密云水...
2020-09-09 来源:未知 浏览:51 次
1月5日下午,由天津市美术家协会、天津中国画学会、博宝艺术研究院、博宝艺术网主办,天津美术学院、民盟中央美术院、民盟天津画院、首都博物馆画院协办的太行骋...
2020-09-05 来源: 浏览:0 次
陈半丁,即陈年。早年在上海结识任伯年、吴昌硕,并师从吴昌硕研习花鸟画。他早年的花鸟,无论笔法抑或题字大体上都不出缶老规范,故而深得缶师爱重,亲为定制画...
2019-05-02 来源:未知 浏览:108 次
绘画欣赏一直是人们喜欢的精神享受和视觉享受的艺术,绘画是视觉艺术也是造型艺术,一幅画看好,不仅有技术含量,还有艺术含量。画得漂亮是一方面,还有一个深层...
2019-05-01 来源:未知 浏览:200 次
一生之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床上度过的,对于有车一族来说,拥有一张舒适的床是非常有必要的。俗话说,车是移动的家,你的家里有一张浪漫的床了吗 有车一族拥...
2019-05-01 来源:未知 浏览:173 次
在以前有个笑话说香港人如果不带手表你找不到工作,老板会认为你这个人没有时间观念,干不成事情。所以香港人去见工可以没有西装,但是不能没有手表。当你需要一...
2019-05-01 来源:未知 浏览:292 次
在世界上有名的特种部队中,美国海豹特种部队的名气名列前茅。在媒体的宣染与优秀的战绩下,海豹特种部队的知名度超越世界上任何特种部队,但大概也只限于名气而...
2019-05-01 来源:未知 浏览:222 次
30年代的一天,北平城里的10余名画家举行雅集。在宴会上、年龄最大、名望最高的大画家陈半丁老人兴奋地宣布:他新近搜获到清初著名画家石涛和尚的一部画册精品、...
2019-04-18 来源:未知 浏览:119 次
关东秋野 油画 160 x 80 cm 作者:张贻均,男,汉族,1958年生于辽阳。辽宁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写生俱乐部辽宁分会理事。 2011年北京798艺术区和画廊办《古镇印象》三...
2019-04-08 来源:未知 浏览:116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