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书画家汪铭录,是从他的画作开始。记得映入眼帘的,首先是融柔的笔墨,在一刹那,似乎让人触探到了作者随和的性格和泰然自若的心境;再看他的书法,又开启了另一种,稳健扎实,沉远深邃的心境感知。未识其人,先睹其作,让笔者对汪铭录先生的书画艺术生涯之所历充满好奇和期待。随着访谈的深入,从汪先生与书画艺术的结缘开始,一位心性率爽,和悦开朗的智乐者形象也逐渐清晰和生动起来。
汪铭录作品1
悟艺境 开启笔墨人生
汪铭录先生笔名汪洋,1959年出生于湖北咸宁。自小生长在一个朴实的农人家庭。他的祖父是一位当地闻名的木匠。幼年时的汪铭录经常能看到祖父锯木,刨花,打磨等等做木工活儿的身影。在这个过程里,他亲眼看到一根根,一块块的木料在祖父灵巧双手的创造下,变成了诸多结实耐用,且美观精致的家具物件。这在一个孩童心里,不仅是一个有趣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在不知不觉中,木匠做工时那种专注,认真,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在懵懂孩子内心“种”下了一颗脚踏实地,持之以恒的正能量种子。心性沉实之人必能感受到自然万物的丰富变化,以及不同生命律动的多彩世界,从木头上诸多简单而自然的纹理开始,渐渐地,小铭录开始对线条有了比较敏锐的感受,他发现,看似单一的线条其实是有着无穷尽千变万化的,他常常沉浸在这种发现的快乐中,祖父手里单一而枯燥的木匠活儿,在童年汪铭录眼里变成了一个个充满丰富想象力的艺术作品。在这样的启迪下,汪铭录渐渐痴迷上了同样是主要以线条来表现物象的国画艺术。回忆起童年所历,汪先生至今还有些兴奋:“我那个时候还很小,但也不知道为什么,这样的熏陶就让我喜欢上了画画。哪怕是最简单的构图和物象,我都能感受到它们的生命力,再用笔表现出来。”在那个物质和学习资源都相当匮乏的年代,汪铭录对绘画的痴迷和勤习,以及与生俱来的天赋,让他不论在长辈亲朋间还是在校学习时,皆得到了诸多褒扬。及至中学,他又开始了对书法的研习,曾临摹欧阳询,柳公权等先贤的楷书法帖,从楷伊始,上溯汉隶,下追行、草。从此,便走上了书画并习,全面发展的艺术道路。而此时,还只是一个学生的汪铭录不曾想到,他与书画的结缘,将是他今后在艺术方面宏图大展的开始。
汪铭录在完成学业后就入伍参军了,因在前有书画的功底,在部队就被安排了文书的工作。写文稿,出板报,年轻的汪铭录都是一把好手。但在军旅生活中,在一些战友和领导的眼里,汪铭录是一个有些孤独而古怪的人,因为只要一有闲暇,他就喜欢一个人找个安静又空旷的地方,除了感受清静带来的致远悠然,还能做一件自己一直深嗜的事情。“在部队的时候,学习条件是有限的,我只能自己创造学习机会。画画嘛,是我平时的工作就能涉及的。但想要练练书法,还得自己想办法。平时可以在废报纸上写,报纸写完了,就会找一大片水泥地,用毛笔沾上清水在地上写字,写完一会儿就干,还不浪费资源。”汪铭录说完,便是一阵爽朗的笑声。
一次偶然的机会,汪铭录因公南京出差,恰逢书画名家赖少其举办展览,他在展厅里徘徊了近两个小时,一幅幅画作让他沉迷其中,流连忘返。这次美妙的经历,让汪铭录日后更是沉浸在书墨世界里,尽享这份无边之乐趣。也是自那时,汪铭录心底的艺术激情便彻底爆发了,他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书画学习和创作中。结束军旅生涯后,汪铭录凭借精湛的艺术功底,获得了一份电影公司美工的工作,只要是他创作的电影宣传海报,一经发布便反响热烈,在调入行政机关工作以后,还连续三届被评为工作所在城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杰出的工作业绩让汪先生不仅热情饱满,尽享工作的乐趣,更在不知觉不中,开始了他从一名书画爱好者向职业书画家艺术转变的道路。
汪铭录作品2
得心法 展露傲人才华
不论书法和国画,汪铭录皆是自学成才。在书法方面,他喜楷、行、隶,尤其擅长行书和隶书。对此,汪先生也谈了他的研习心得:“书法是非常讲究法度的,虽然我在初学的时候没有现在那么好的条件,有很多资料去参考,但这个道理我很明白。练习书法一定要是严谨的,除了笔法的功力以外,字的结构也是一个很大的难点。所以要去多看,多想,多借鉴,多练习。在不断尝试的实践中找到方法,养成好的审美和书写习惯,才能做到内外一致,妙笔生花。”
观汪铭录隶书,首先是有着审慎的传承精神,在此基础上,细加品味,便能感受到创作者独具风韵的自我逸格。汪铭录隶书所表现的不是雄强感,雄阔感,更多的是笔墨趣味。朴拙与奇趣相辅相成,其书有时显得拙稚可爱,体现于点画和结体处理上,似与粗犷型汉隶写法形成格调的两极。再者,虽然拙稚,但又不乏朴厚之气,此乃秦汉书法令人神往的韵度,其技术延伸或称为汉魏古法,主要特点是质、朴、厚,向上可追至秦人写法。这种情调亦时时显现在点线细节上,如以藏裹锋运笔为主导,间或有劲健的出锋笔等等。其行书作品,则是以灵动的笔触、变化的结构表现轻重、徐疾、浓淡、枯湿、疏密、欹正等不同艺术效果,笔趣、墨趣、意趣等在创作中被尽力发掘,笔墨遒劲洒脱,格调清雅俊逸,形成了独特的“汪体书风”。近年来,“汪体”被各大影视投资公司看重。收视率超高的《匹夫英雄》《京华烟云》《武媚娘传奇》等多部大型电视剧的剧名都出自汪铭录的妙笔。
比之书法,汪铭录的国画艺术亦当仁不让。他始终持有的观点是,画家要有扎实的书法功底,书画相长才是正道。其画作以葡萄、虾和荷花最为著名。一直以来,他不仅深研“以书入画”之道,更不遗余力地把先人的绘画精髓钻研透彻,同时,还马不停蹄地四处游历,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他说:“艺术创作是需要想象力的,要情感饱满,善心待人,更要走出去看看外面的风景,去各个名山大川感受自然,体悟自然。”为了画好葡萄,他曾特意去新疆采风,细看各种葡萄在肉眼上几乎会忽略不计的细微差异,最终把葡萄那种看上去沉甸甸的重量感,真实感、立体感和透明度表现在画纸上。为了画好虾,他也曾无数次临摹齐白石的真迹,用心去感受,力求感悟其在动感与神态上的表达。汪铭录笔下的虾,寥寥几笔,满溢神态,轻轻点染,鲜活灵动,跃然纸上的,不仅是栩栩如生的物态,更是一位画家泊远心境的悠然韵致。
在美术和书法两个领域,汪铭录都取得了瞩目成就。业内人士称其整个作品“周密中见疏落,凝聚中有流动,沉稳中不失空灵”。其书画作品二十多次获全国性书画大赛金银奖,在全国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书画作品300余幅,被授予“国际金奖艺术家”“世界书画艺术名人”和“20世纪国际书画名家教授成就大奖”等荣誉称号。书画作品交流和出售到台湾、澳门、香港、朝鲜、日本、泰国、马来西亚、加拿大、新加坡、美国等国家和地区。2013年创作一幅百龙图,参加北京中嘉国际拍卖公司成功拍出128万高价;2015年一幅丈二春华秋实,参加北京乔禧国际拍卖公司拍卖活动并成功拍出273.9万。
汪铭录现为中国党建画院执行秘书长,文化部中国美术创作院国画创作室副主任,国际美术家联合总会中国执委会副主席,中国文联民协民族文化艺术创作中心副秘书长,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企业艺术家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常务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三峡大学艺术学院兼职教授,安徽新华学院特聘教授。
不论在苦苦追索的日子,还是到如今功成名就时,汪铭录都始终保持着一颗纯澈的初心:“搞艺术是要耐得住寂寞的,不能浮躁,不要把自己标榜得太高,成为大师什么的。把自己的心性修炼好就不错了。艺术这门功夫,是要活到老学到老的,永无止境。艺术也是服务于大众的,大家承认好才是真好,不是自己说好就好的。”如今的汪铭录,对书画艺术的学习和追索,早已形成了一种不可或缺的生活习惯,不论境遇如何,情绪如何,只要落墨于宣纸的一刹那,就仿佛进入一个心灵的自由国度,一方宣纸的静妙,一袭水墨的轻灵,就这样延续着他对艺海无涯的追求和理想,也更让人期待着一个艺坛杰出开拓者的诞生。
记者:杨丹菲
于雪义,字雪竹,号烟云散人,著名书画家,现居北京。1967年出生于嘉祥县,现系国际书画艺术院理事,敦煌中国书画艺术创作委员会理事,中国书画院院士。中国民族...
2024-02-03 来源:未知 浏览:220 次
2023年12月1日下午3时,由北京陈半丁艺术研究会主办,李可染画院、北京澄怀美术馆、中国新彩墨艺术研究院共同协办,北京圣东方美术馆、宝和典藏(北京)承办的精品...
2023-12-21 来源:未知 浏览:160 次
段京良,1955年3月5日生于北京,高级书法篆刻师,西城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金石篆刻代表性传承人,萃文阁书法篆刻第四代传人。自幼喜欢书法篆刻,凡所喜欢的古代...
2022-11-22 来源:未知 浏览:137 次
10月21日,国务院参事室原司长,中华书画家杂志原主编,北京陈半丁艺术研究会会长刘松林到我市调研张伯驹文化研究工作。项城张伯驹文化研究会主席高必民同志陪同...
2022-10-24 来源:未知 浏览:53 次
王宽鹏(1939-2022),江苏淮阴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市书法家协会理事,列淮安名人,被海上书坛誉为千手观音左书圣手,出版多本书法理论专著和作品集,先后...
2022-10-24 来源:宽鹏书法艺术传播源 浏览:143 次
9月28日,由北京市文联主办,市文联组联部、北京陈半丁艺术研究会承办的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主题文化惠民活动走进房山区黄土坡村。 本次活动是2022年北京市文联社...
2022-09-29 来源:未知 浏览:92 次
著名画家洪泽玉老师莅临陈半丁研究会为迎接二十大创作书画作品,现场创作大师气场不同凡响. 洪泽玉先生,师从山水大师王文芳,后拜中国书画大师郭子绪先生为入室弟...
2022-09-02 来源:未知 浏览:115 次
华夏之府古都京城,历史悠长文化深厚!历来都是将相名人封居之地而受世人瞩目。首都中心西南贵场,韶光养晦紫气腾升,更是名人聚集之处,也愈发昭显文彩焕然丹心...
2022-04-28 来源:王继民 浏览:62 次
在刚刚结束的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工作者再次作出重要讲话,强调立德树人的人,必先立己,铸魂培根的人,必先铸己。为此,...
2021-12-25 来源:未知 浏览:124 次
2021年6月22日,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日即将来临之际,由北京市文联指导,市文联所属的陈半丁艺术研究会、城市山水画研究会、当代中国书画研究会、九洲书画...
2021-06-23 来源:未知 浏览:141 次
王宽鹏师生书法展在上海朵云轩成功举办 安散人 宽鹏书法艺术传播源 今天 2021年6月5日至7日,由中央书画艺术研究院和上海市书法家协会联合主办的王宽鹏师生书法展,...
2021-06-08 来源:未知 浏览:185 次
王宽鹏师生书法展隆重开幕 宽鹏书法艺术传播源 今天 2021年6月5日上午,由中央书画艺术研究院和上海市书法家协会联合主办的王宽鹏师生书法展,在上海市南京东路42...
2021-06-06 来源:未知 浏览:179 次
简介 洪泽玉,男,笔名植墨、水共,号野溪草堂,1955年生,辽宁省 法库县 人 中国画院签约画家,中国名家书画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华夏画院副院长中国 公益事业 形象大...
2021-05-26 来源:未知 浏览:121 次
北京陈半丁艺术研究会各位同仁,我会美术馆设在朝阳区华威路6号天雅古玩城十层,整体面积2500平米,展线长度300米,并有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和供30多人开会的会议室...
2021-05-10 来源:未知 浏览:71 次
法院判决四川大学林木赔礼道歉并赔偿金额7万元 2019年7月6日,四川大学人员林木,在自己注册管理的微信公众号林木游艺上,发布了所谓的关于退出北京陈半丁艺术研究...
2021-05-10 来源:未知 浏览:188 次
前 言 年近九秩的老艺术家李夜冰先生,是我最尊敬的前辈,他对我们总是那样的诚恳,那样的和蔼可亲,他对艺术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和极其认真的态度,是我们所达不...
2021-05-10 来源:未知 浏览:95 次
关爱老兵牙齿健康书画展览公益活动 12 月 27 日,由北京陈半丁艺术研究会参与主办的关爱老兵牙齿健康书画展览公益活动,在北京天雅艺术馆一切准备就绪。按照北京市...
2021-05-10 来源:未知 浏览:101 次
刘松林,1949年生,北京市通州人。曾先后在军委空军司令部、司法部办公厅、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宣传部、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工作。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曾...
2021-05-10 来源:未知 浏览:53 次
刘松林,1949年生,北京市通州人。曾先后在军委空军司令部、司法部办公厅、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宣传部、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工作。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曾...
2021-03-11 来源:未知 浏览:148 次
2020年9月14日,北京陈半丁艺术研究会党支部,组织本会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一行20余人,来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参观学习,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支部书记、会长刘松...
2020-09-16 来源:未知 浏览:157 次
北京商报讯(记者 胡晓钰)为进一步做好北京市文联社会组织文化惠民助民公益活动的落地实践,9月1日,由密云区总工会、北京陈半丁艺术研究会共同主办的庆祝密云水...
2020-09-09 来源:未知 浏览:51 次
1月5日下午,由天津市美术家协会、天津中国画学会、博宝艺术研究院、博宝艺术网主办,天津美术学院、民盟中央美术院、民盟天津画院、首都博物馆画院协办的太行骋...
2020-09-05 来源: 浏览:0 次
陈半丁,即陈年。早年在上海结识任伯年、吴昌硕,并师从吴昌硕研习花鸟画。他早年的花鸟,无论笔法抑或题字大体上都不出缶老规范,故而深得缶师爱重,亲为定制画...
2019-05-02 来源:未知 浏览:108 次
绘画欣赏一直是人们喜欢的精神享受和视觉享受的艺术,绘画是视觉艺术也是造型艺术,一幅画看好,不仅有技术含量,还有艺术含量。画得漂亮是一方面,还有一个深层...
2019-05-01 来源:未知 浏览:200 次
一生之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床上度过的,对于有车一族来说,拥有一张舒适的床是非常有必要的。俗话说,车是移动的家,你的家里有一张浪漫的床了吗 有车一族拥...
2019-05-01 来源:未知 浏览:173 次
在以前有个笑话说香港人如果不带手表你找不到工作,老板会认为你这个人没有时间观念,干不成事情。所以香港人去见工可以没有西装,但是不能没有手表。当你需要一...
2019-05-01 来源:未知 浏览:292 次
在世界上有名的特种部队中,美国海豹特种部队的名气名列前茅。在媒体的宣染与优秀的战绩下,海豹特种部队的知名度超越世界上任何特种部队,但大概也只限于名气而...
2019-05-01 来源:未知 浏览:222 次
30年代的一天,北平城里的10余名画家举行雅集。在宴会上、年龄最大、名望最高的大画家陈半丁老人兴奋地宣布:他新近搜获到清初著名画家石涛和尚的一部画册精品、...
2019-04-18 来源:未知 浏览:119 次
关东秋野 油画 160 x 80 cm 作者:张贻均,男,汉族,1958年生于辽阳。辽宁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写生俱乐部辽宁分会理事。 2011年北京798艺术区和画廊办《古镇印象》三...
2019-04-08 来源:未知 浏览:116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