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笔与结字的关系的探析

发布时间:2019-03-24来源: 编辑:

广告位置(首页一通--图文)

中国传统书体特征主要涵盖用笔与结字两个方面。用笔与结字是历代书论最为基本和核心的一对范畴。用笔与结字的书体规律贯穿整个传统文人书法与匠人刻字印刷的书史变迁。纵观书史, 用笔在于方圆之间的妙处, 而结字则在于纵横开阖的法度。这种书体规律往往最初是由于当时技艺的劳动属性产生, 并逐渐演化成一种社会规范, 进而成为时代文化的精神象征。

  关键词:用笔; 结字; 方圆之间; 纵横开阖;
 

  一、关于用笔与结字的关系

  中国传统书体规律是书法创作和汉字设计的源泉。汉字的书体在形式上存在两个核心问题, 一是用笔, 二是结字。关于二者的关系, 古人早有论述。中国文人哲学崇尚内在的精神和源道, 故传统书法重笔墨情趣等内在的笔意或神韵, 因而在书法范畴, 用笔问题为重。最具代表性的论述, 如元代赵孟頫在其《定武兰亭十三跋》第七跋中有“书法以用笔为上, 而结字亦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 用笔千古不易”之论。中国书法千年, 笔墨问题是文人书法之源道和圭臬。至于书体结字问题, 则是笔墨之“工”。笔墨情趣重内, 是隐性的形式问题, 而书体结构重外, 是显性的形式问题。用笔与结字, 亦可理解为书体的微观和宏观、局部和整体的辩证关系。用笔是处理字体单独的笔画, 即解决“一”的问题, 而结字则是经营构成字体所有笔画的整体关系, 即统筹“和”的问题, 如唐代孙过庭在其《书谱》中所言, “至若数画并施, 其形各异;众点齐列为体互乖。一点成一字之规, 一字乃终篇之准, 违而不犯, 和而不同”。

  二、用笔——方圆之间

  书法的直接书写性、契刻性和偶发性与用笔相关, 而匠人刻字工艺或字体设计则是理性和工序化的“用笔”。传统书法因体别的差异、时代文化的变迁, 其用笔方式不尽相同, 亦逐渐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功夫和技法。纵观汉字历史长河, 书法的用笔有两个范畴, 圆笔与方笔。传统字体用笔的妙处恰在于方圆之间。

  圆笔可以作为中国书法的主线。在圆与方的关系中, 中国古人重圆。圆是中国思想的精髓, 钱钟书在《谈艺录》一书中有言:吾国先哲言道体道妙, 亦以圆为象。古代圆笔的书体, 集中体现在商周的金文与文人正统书法艺术中。金文属于青铜器模范浇铸的文字, 不是人工书写的文字, 但由于浇注工艺的特性, 使得金文保留了毛笔线条的弯曲之势与圆头圆尾的特征, 并且还强化了笔画交叉处的铸接连带, 呈现出浑圆凝重的艺术效果。传统的文人书法, 看重文字书写的内蕴和精神, 寄笔墨于思想境界。而圆之思想在文人书法中的外化, 即是逆笔藏锋的书写方式与厚润遒劲的笔画线条, 正体现文人不露锋芒和含蓄中庸的精神内涵。

  与毛笔书法不同的是, 部分刻字与古代印刷字体, 不是文人抒情雅致之作, 而是匠人精雕细琢之工, 即并非感性书写, 而多是繁复工序的技艺或设计工程, 在字形上呈现的多是接近秩序化的方笔。方笔在书法史中有三个典型时期。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属于契刻文字, 早期的甲骨文是占卜贞人先用毛笔蘸朱砂写在骨背上, 再用刀具契刻。之后, 随着占卜活动的兴盛与刻字技艺的臻熟, 贞人直接在甲骨上刻字, 即便殷商晚期的刻字已达到篆刻单刀双刀的高峰, 但由于刻字工具本身的笨拙费力和为提高占卜记录的便捷, 用笔自然是曲寡方多, 其字体特点则是笔画干练方硬。之后, 随着生产的发展和战事的频繁, 战国时期逐渐出现了化圆为方的简牍篆隶书体, 这种书体虽是毛笔书写, 但较之前以象形为主的文字, 已露出笔画纵横方直的端倪, 再有东汉时期的壁崖和碑石文字, 尤其是北魏时期的“魏碑”书体风格, 诸如《郑文公碑》《张猛龙碑》《高贞碑》《元怀墓志》等, 呈现出“圆笔方写”并刻的意境。初唐的雕版和宋朝出现的活字印刷, 迎来了汉字方笔的高峰时期, 特别是老宋体字, 直接从唐楷的笔法和结字中汲取营养, 并将其雕琢成图案化的美工技艺, 达到方笔意境的极致。

  甲骨文、魏碑刻石以及宋体印刷字, 是传统书体中方笔的代表, 并各自体现出方圆之间的韵味。甲骨文虽为方笔刻字, 但其处在象形文字时代, 大量文字是从模仿物象而来, 文字的书写性还不完全成熟, 具有书画兼备的特征, 因此, 存在许多象形或会意功能的曲线笔画, 在干练的方笔中亦有圆笔相间, 生动而古朴;魏碑石刻, 厚重的凿刻线条, 使得字体刚烈雄健, 但在笔画转折处, 也往往出现圆润的回转之势, 所谓“方笔贵在圆处”;宋体字是在唐楷的基础上由雕版刻印逐渐演化成的一种工匠字体。宋体字产生的技术原因主要是为了提高刻字的效率和强化排版的秩序。其实, 宋体字的笔法在本质上和楷书异曲同工, 但与楷书不同的是, 楷书是毛笔书写的正书, 而宋体字则是刀刻的正书, 前者主要属于圆笔范畴, 后者则主要是方笔。不过, 楷书是宋体字的母体, 所以, 传统宋体字在笔画特征上仍保留了楷书的圆转与藏锋, 呈现出“方中间圆”的用笔特征。

  三、结字——纵横开阖

  结字亦须用工。“工”则意味着书者需要在方寸间斟酌推敲笔画的经营和章法。结字主要包涵两个方面, 外在的字形样式与内在的笔画结构。传统书体的结字, 在不同的历史文化时期, 呈现的结字样式和笔画结构也不尽相同。通观书史, 结字样式大概可分为三个阶段, 分别是纵向结字、横向结字与中正结字。笔画结构则有内外开阖之法, 并贯穿于各种结字样式, 使结字的风格异彩纷呈。

  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卜辞, 其字形特征是典型的纵向结字。通常, 每个社会历史阶段, 都存在主流的官方文字和文字载体。殷商的甲骨卜辞, 至今已出土约十万余片, 这似乎给书界造成的假象是甲骨文就是殷商时期的官方文字。殷商时代虽兴盛巫术占卜, 但甲骨文仅仅是记录占卜的文字。如果甲骨文是官方文字, 那为何在平阔的骨片上会刻出瘦长纵向的字形?可见, 甲骨片和卜辞字形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古籍《尚书》中《周书·多士》篇章有载:“惟尔知, 惟殷先人, 有册有典, 殷革夏命。”其中“有册有典”说明殷商时期有官方典籍文字并记于“册”, 而“册”则是书简。由于年代久远, 现在虽无史料佐证, 但通过古籍记载, 可以推断殷商应该已有书简。而“简”通常是细长的竹条, 由于受竹条载体限制, 写字只能上下纵向取势, 故而, 即便在扁平的骨片上刻字, 也沿袭简牍瘦长字形的结字习惯和纵向的集字章法。商周和战国时期的大篆, 以及秦朝的小篆, 均属于纵向结字。大篆笔画结构没有明显的开阖之变, 多是随字随笔而变, 呈现出一种拙朴生动的感觉。规范化的小篆, 其笔画结构特征则是有较为明显的上紧下松的开阖规律, 例如《泰山刻石》《琅玡刻石》等, 呈现出一种高贵崇上、尊荣典雅的审美情愫。若仅从书写技艺的角度看, 书者主要是为了统筹笔画安排, 故而先紧后松、上紧下松;若从社会文化视角思考, 这种结字特征更重要的是折射或反映出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秦朝王权的高度集中与君权天授的社会文化思想。这种思想在文字字法方面, 自然表现为上紧下松、重心上提的笔画结构和纵向耸立的结字样式。

  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书籍传抄的兴盛, 文官学士们不得不考虑简牍的沉重问题, 为减少竹条数量, 只能增加每片竹条上的字数, 那么, 压扁字形就成为自然之举了。文字由纵向转向扁平的横向, 经历了漫长的演变。例如战国时期、西汉时期的篆隶文字, 不仅笔画逐渐由圆变方, 字形也逐渐转向扁平, 特别是到了东汉时期, 横向的结字特征集中体现在成熟的隶书碑文中, 例如《鲁峻碑》《礼器碑》《史晨碑》《华山庙碑》《刘熊碑》《韩仁铭》《张景碑》等。书体的结字特征最初往往是劳动技艺的直接产物, 但是, 当这种结字特征成为一种社会化的书写习惯并广为流传之后, 则会与其他艺术共同转化成当时社会文化的精神象征。汉代的社会文化是“天人合一”, “一”则有平稳、横向之意蕴。这种思想映射到当时各种技艺活动, 例如, 汉霍去病墓前石狮子的视野是横向平远之势, 汉代墓室壁画呈现的建筑屋顶也是阔而平缓, 包括成熟汉隶书体的扁平舒张等。因此, 汉隶的笔画结构也不再是小篆上紧下松的尊荣高贵, 而是或重心散射、疏密相匀, 呈现一种祥和散逸之风;或重心下沉, 上松下紧, 呈现出一种沉稳静穆之气等。

  唐代是法度严明的王朝, 唐楷自然体现着严谨规范的结字特征:中正庸和。文人中庸的思想与文字中正方规的结字特征相融合。唐楷有两座高峰, 分别是圆润丰腴的颜真卿楷书与瘦劲挺秀的柳公权楷书。两种书体的结字样式都是规范的方字, 但笔画结构的开阖法度却迥然各异。颜楷具有内开外阖之妙, 承袭了东汉《张迁碑》《衡方碑》等字形宽博厚重, 内阔外收的结字样式风格;而柳楷则有内阖外放之趣, 与东汉《孔庙碑》《曹全碑》等字形清秀典雅, 中守外放的结字风格如出一辙。之后, 宋体字也保留了唐楷中正方形的结字特征, 并进一步规范和秩序化。宋元明清的宋体字, 也并非只有一种风格, 在承袭唐楷不同书风流派的基础上, 也相应出现颜体宋体字、柳体宋体字以及赵体宋体字等各种风格迥异的印刷字体。

大家都在评